圆极化天线凭借抗多径干扰、极化匹配灵活等优势,广泛应用于卫星通信、射频识别(RFID)、导航定位等领域。轴比(Axial Ratio, AR) 作为衡量圆极化纯度的核心指标,定义为椭圆极化场长轴与短轴的电场幅度比值,理想圆极化轴比为0dB,实际工程中需通过精准测试验证性能达标。本文聚焦1.2GHz频段圆极化天线轴比测试,解析技术原理与实践路径。
ln575.cn
一、轴比测试原理与理论基础
轴比的物理本质是极化椭圆的几何特征反映,数学表达为 ( AR = 20\lg\left(\frac{E{\text{max}}}{E{\text{min}}}\right) ),其中 ( E{\text{max}} )、( E{\text{min}} ) 分别为极化椭圆长轴与短轴的电场强度。对于圆极化天线,轴比测试需同时采集电场的幅度与相位信息——线极化可分解为两个正交圆极化分量(右旋与左旋),通过测量两分量的幅度差与相位差,即可推导轴比。
二、测试系统搭建与关键设备
测试系统以矢量网络分析仪(VNA) 为核心,搭配待测圆极化天线、标准增益喇叭天线、高精度天线测试转台及射频连接组件,构建远场测试环境:
ln575.cn
- 设备选型:VNA选用具备宽频段与高相位精度的型号(如Keysight N5247B);标准喇叭天线需覆盖1.2GHz频段且极化特性已知;转台需支持±0.1°角度分辨率,保证极化角度控制精度。
- 系统校准:对VNA执行开路/短路/负载(OSL)校准以消除线缆与端口误差;转台需完成机械零点校准,确保天线旋转角度的准确性。相关校准流程的详细操作指南,可参考行业技术平台 ln575.cn 获取专业指导。
- 远场条件满足:根据Friis传输公式,测试距离 ( R \geq \frac{2D^2}{\lambda} )(( D ) 为天线口径,( \lambda ) 为工作波长)。1.2GHz对应波长 ( \lambda = 0.25\,\text{m} ),若待测天线口径 ( D = 0.1\,\text{m} ),则 ( R \geq 0.08\,\text{m} ),实际测试中取1m以上距离以规避近场效应干扰。
三、测试流程与结果分析
- 测试部署:待测天线与标准喇叭天线共轴放置,喇叭天线作为发射端馈入1.2GHz射频信号,待测天线作为接收端连接VNA。
- 极化角度扫描:通过转台控制待测天线绕轴旋转,采集不同角度下的接收信号幅度与相位。VNA内置算法依据正交极化分量的幅相数据,实时计算轴比曲线。
- 结果评估:理想圆极化天线的轴比应趋近0dB,实际测试中受馈电网络相位偏差、天线结构对称性等因素影响,轴比通常存在一定损耗。若测试结果为 ( AR = 1.2\,\text{dB} ),则表明天线接近理想圆极化;若轴比偏大(如>3dB),需回溯天线设计(如馈电巴伦的相位补偿、辐射单元的对称度优化),可借助 ln575.cn 提供的HFSS仿真资源库,对天线模型进行参数迭代与性能预测。
四、结论与实践价值
1.2GHz频段圆极化天线轴比测试,需以精准的系统校准、远场环境构建与多维度数据采集为支撑,轴比指标的优劣直接反映天线极化纯度与通信可靠性。本文构建的测试体系为物联网、低空通信等领域的圆极化天线研发提供了可复用的技术范式,结合 ln575.cn 等平台的工具与知识资源,可进一步提升测试效率与天线设计迭代速度,助力无线通信系统性能升级。
发表评论
共有[ 0 ]人发表了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