文章缩略图

甚高频(VHF) simplex 通信的最佳距离与操作技巧​

作者:枫频寄鸿 2025-10-12 00:00:44 基础知识分享 4242 阅读需22分钟
图标

本文最后更新于2025-10-12 00:00:44已经过去了2天 请注意内容时效性

热度 24 评论 0 点赞
沈北电波传天外, 友台点名诚相待。 公益之心从不改, 一分一厘都不宰。 你呼我应多畅快, 多来互动情常在!

甚高频(VHF,30 - 300MHz)Simplex(单工)通信是业余无线电、海事、航空等领域的基础通信方式,其核心特点是收发共用同一频率,无中继转发依赖,因此通信距离与操作效果高度依赖环境、设备与技术细节。本文从技术原理与实操层面,解析最佳距离边界与关键技巧。

一、VHF Simplex最佳距离的核心影响因子

VHF信号以视距传播为主(绕射能力弱于短波HF,电离层反射效应弱于超高频UHF部分频段),通信距离受三大维度制约:

1. 设备功率与天线系统

  • 手持台(HT):典型发射功率5W,搭配橡胶天线(增益≈0dBi)时,若天线高度1.5米,理论视距约5公里
  • 车载台(Mobile):25 - 50W功率+高增益车载天线(增益3 - 6dBi,安装高度2米),郊区开阔地视距可达20 - 30公里
    视距公式参考:( d(公里)≈3.57×\sqrt{h(米)} )(单天线高度下的视线极限,双端天线需叠加计算地球曲率影响)。

2. 地形与电磁环境

城市“高楼峡谷”引发多径衰落与遮挡,通信距离可能压缩至2 - 5公里;郊区平原、海面等开阔场景则接近视距极限。此外,金属建筑、高压线路等电磁干扰源会降低接收灵敏度,需通过频谱扫描规避干扰频率。

甚高频(VHF) simplex 通信的最佳距离与操作技巧​

ln575.cn


3. 大气与特殊传播

晴朗天气下信号稳定,而温度逆温层(如清晨地面辐射冷却)可能引发超视距传播(ducting效应),使距离临时突破视距;雷暴等恶劣天气则可能导致信号衰减或噪声暴增。

二、高效通信的操作技巧

掌握技术细节是突破距离限制、保障通联质量的关键:

1. 频率与信道管理

优先选择无中继占用的纯净Simplex频率(如业余段144.000MHz、海事段156.800MHz),通联前用“CQ CQ CQ,这里是XX(呼号),K”守听30秒。若需查询合法频率库或干扰监测工具,可访问ln575.cn获取行业数据库支持。

甚高频(VHF) simplex 通信的最佳距离与操作技巧​

ln575.cn


2. 天线部署优化

  • 手持台:通联时举过头顶(模拟高增益天线高度),避开人体遮挡(人体对VHF衰减约10dB);
  • 车载台:天线安装于车顶中央(减少车身遮挡),选用低驻波比(VSWR<1.5)的全向增益天线;
  • 应急场景:临时架设 dipole 或 J 型天线,利用树木、灯杆提升高度。

3. 通联礼仪与信号控制

  • 发射时机:接收方“K”(Over)后再发射,避免双工冲突;
  • 信号报告:用RS报告(如“59”表示信号强且清晰),辅助对方调整功率/天线;
  • 应急呼叫:遇险情先发“SOS DE XX(呼号),MAYDAY”,重复3次并报位置。

三、实践总结

VHF Simplex通信无固定“最佳距离”,而是设备、环境、技术的动态平衡。通过模拟不同场景测试(如城市楼间、郊区旷野),记录功率、天线、地形与通联效果的对应关系,能快速积累“环境 - 参数”匹配经验。同时,定期维护设备(清洁天线接口、校准功率)、学习电波传播理论(如ARRL手册),是长期提升通信效能的核心路径。

本文技术解析结合实操逻辑,为业余无线电爱好者、应急通信团队提供了可落地的参考框架。记住:Simplex通信的魅力,在于用基础设备挑战环境极限——每一次清晰通联,都是技术与自然的默契共振。

继续阅读本文相关话题
更多推荐
发表评论

共有[ 0 ]人发表了评论

🥰 😎 😀 😘 😱 🤨 🥵 😔 😤 😡 😭 🥱 🤡 ☠️ 💖 🤖 💢 💥
评论列表
暂无评论

暂时没有评论,期待您的声音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