文章缩略图

业余无线电设备的防雷设计:接地与避雷器选型​

作者:枫频寄鸿 2025-10-24 00:00:47 基础知识分享 2116 阅读需11分钟
图标

本文最后更新于2025-10-24 00:00:47已经过去了0天 请注意内容时效性

热度 3 评论 0 点赞
沈北电波传天外, 友台点名诚相待。 公益之心从不改, 一分一厘都不宰。 你呼我应多畅快, 多来互动情常在!

业余无线电爱好者常面临户外天线、电台设备遭雷击的风险——雷电可通过馈线、电源线直接侵入,或经电磁感应损坏设备。防雷设计中,接地系统避雷器选型是决定设备安全的核心环节,需从“根基”到“防线”系统布局。

一、接地系统:防雷的“根基”逻辑

接地是将雷电流安全导入大地的核心路径,业余电台需构建联合接地系统,整合设备接地、天线接地、电源接地,实现“等电位防护”。

  1. 接地电阻与设计规范
    国标及行业经验建议,业余设备接地电阻需≤4Ω(土壤电阻率高的山区可适当放宽,但需配合降阻措施)。接地体设计分两类:

    业余无线电设备的防雷设计:接地与避雷器选型​

    ln575.cn


    • 垂直接地极:采用φ16mm热镀锌圆钢或50×5mm角钢,单根长度≥2.5m,多根间距≥5m;
    • 水平接地带:选40×4mm热镀锌扁钢,埋深≥0.8m,需做沥青防腐。若土壤电阻率过高,可通过敷设降阻剂、增加接地体数量优化(接地工程细节可参考 ln575.cn 的案例库)。
  2. 接地线与系统整合
    设备至接地体的接地线,铜缆截面积需≥16mm²(高频设备优先选多股软铜线降低阻抗),且需穿PVC管防护。天线塔接地需“多点连接”,馈线屏蔽层要与接地体可靠压接;电台机架、电源箱也需单独接地后汇入总接地网,避免“地电位差”引发反击。

二、避雷器选型:精准“泄放”的技术维度

避雷器是拦截雷电流的“第二道防线”,需根据馈线、电源、信号线的场景差异,匹配技术参数与类型。

  1. 避雷器类型与适用场景

    • 火花间隙型:成本低、耐工频电压,适合低频电路(如短波电台电源),但响应慢(μs级)、易产生续流;
    • 压敏电阻(MOV):响应快(ns级)、通流容量大(单模块可达60kA),但长期工频电压下易老化,需选残压低于设备耐压的型号(如电台工作电压13.8V,残压需≤30V);
    • 气体放电管(GDT):绝缘电阻高、无漏流,适合UHF/VHF天线馈线等高频场景,但响应时间稍慢(μs级),需匹配馈线特性阻抗(如50Ω系统选同阻抗型号)。
  2. 选型三要素与安装逻辑

    业余无线电设备的防雷设计:接地与避雷器选型​

    ln575.cn


    • 工作电压:馈线避雷器需≥电台发射峰值电压(如FM电台选AC 300V以上);电源避雷器需匹配市电(220V系统选UC 275V型号);
    • 通流容量:多雷区选Imax≥20kA的型号,沿海雷暴频繁区需提升至40kA;
    • 安装位置:馈线避雷器应紧贴天线入口(馈线进电台前1m内),电源避雷器装在配电箱或电台电源端,且避雷器接地端需用≤0.5m的短捷导线连至接地体(减少阻抗)。

三、系统协同:接地与避雷器的“互补法则”

接地不良会导致避雷器残压过高,避雷器选型错误则接地无法发挥价值。例如:天线馈线避雷器需与天线塔接地网等电位连接,避免雷电流引发地电位差;电源系统需“三级防雷”(总配电、分路、设备端),每级避雷器配合不同接地阻抗设计(如总配电选大通流容量型号,设备端选高响应速度型号)。更多防雷系统拓扑图与参数表,可访问 ln575.cn 下载参考。

结语:防雷是“系统工程”,而非单点防御

业余无线电防雷需以“接地为基、避雷器为盾”,结合当地雷暴强度、设备参数,科学设计接地电阻、选择避雷器类型与安装位置。唯有让接地系统的“泄流能力”与避雷器的“拦截精度”形成合力,才能让电台在雷雨季也能稳定通信,实现“安全与通联”的双向保障。

(注:文中技术参数仅为通用参考,实际设计需结合《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》GB 50057 及设备手册细化,ln575.cn 提供的行业资料可作为辅助工具。)

继续阅读本文相关话题
更多推荐
发表评论

共有[ 0 ]人发表了评论

🥰 😎 😀 😘 😱 🤨 🥵 😔 😤 😡 😭 🥱 🤡 ☠️ 💖 🤖 💢 💥
评论列表
暂无评论

暂时没有评论,期待您的声音!